新加坡看完音樂劇《瑪蒂爾達》一個月后,終于喜迎北京場開票,我也終于可以透露更多的觀劇感受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還會再刷的,這部戲真的值得!
不要以為這是個無聊的兒童劇,怪老頭羅爾德·達爾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了不起的狐貍爸爸》《圓夢巨人》能讓大人們進影院,那《瑪蒂爾達》同樣也可以吸引大家進劇場,這是個對小朋友和大人來說會產生完全不一樣解讀的故事。
這里要溫馨提示一下,《瑪蒂爾達》不需要看原著,直接進劇場就對了。因為音樂劇改編得實在太成功了!
這并不是我的個人意見,《瑪蒂爾達》榮獲的各種獎項也證明了它真的優秀:《瑪蒂爾達》在2012英國奧利弗獎共斬獲7項大獎,包括最佳新音樂劇,最佳男演員、女演員(瑪蒂爾達四位小演員全部獲獎),最佳導演,最佳舞美設計,最佳編舞,最佳聲效;加上2013美國托尼獎拿到的最佳音樂劇劇本和最佳燈光設計,基本所有核心獎項都湊齊了。最可怕的是澳大利亞海普曼獎(Helpmann Awards),澳洲版《瑪蒂爾達》13提13中,把所有關鍵獎項都悉數收入囊中!
哦,還差音樂獎項是吧?《瑪蒂爾達》還獲得了2015格萊美最佳音樂劇專輯獎提名喲。
締造這個傳奇的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其實主要還是做話劇的,他們迄今孵化的最著名的兩部音樂劇作品,一部是《悲慘世界》英文版,另一部就是《瑪蒂爾達》。(中國巡演站海報左上角的紅色方框,放的就是RSC標志)
RSC的改編真的是太妙了。編劇 Dennis Kelly 把原著情節打散重組,多線索齊頭并進,最后伏筆都出來后形成了爆炸性的效果,觀眾也會有解謎的快感:原來是這樣!
編劇還做了創意性的改編,新增了不少人物和劇情,瑪蒂爾達的父母哥哥、同學們等的戲份都加重了,瑪蒂爾達媽媽的愛好也從賭博變成了跳舞——
總之,人物設定和情節調整也給舞美、編舞、妝發、燈光留下了極大的創造空間,以至于我們參觀后臺的時候發現整個劇組在每個觀眾看得見看不見的角落都用盡了心思。
而這些細節也相應地使人物更加豐滿生動了,機關、魔術、投影、秋千等千奇百怪的玩法都出現在了舞臺上,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當然工作人員就很累了,舞臺監督哭訴:字母歌那段人員調度和道具切換我真的忙死了……
說到歌曲,詞曲作者 Tim Minchin(丁門慶)也是音樂鬼才,詞曲都完美契合了《瑪蒂爾達》特性,風格多變又古靈精怪,古典、桑巴、探戈、搖滾,配合起劇情和人物毫無違和感,讓一群小朋友唱搖滾還極具反差萌!
對中國觀眾來說,《瑪蒂爾達》還有一大看點:開學那首歌詞完美鑲嵌了26個英語字母的歌,程何會怎么譯配?我們拭目以待。
當然RSC費盡心思呈現的不是一個觀眾聽歌看嗨后就結束的純商業音樂劇,相反,加起來看了三遍還看了原著的我反復回味琢磨的是,這部戲能有多廣闊的解讀空間?
我相信小朋友們肯定會有自己獨特的解讀。作為一個大人,我看到的是,這部劇全程沒有什么說教意味,更多的是通過人物本身提出了讓人思考的對立觀點:
讀書和電視,哪個途徑能讓人學到更多東西? 學識和美貌,哪個能讓女人過得更好? 孩子,到底是奇跡還是蛆蟲? 面對不公,到底是忍受還是抗爭?
我們很容易就能給出上述問題的正確答案,但我們真的會跟著正確答案做嗎?
2018年中國成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還是個位數,瑪蒂爾達媽媽這種得意洋洋道出“美貌讓女人過得更好”的歪理,充滿諷刺和黑色幽默,看似脫離現實,但細想又覺得:
當今社會不少人不也真的是這樣想的么? 當我們身處蜜糖老師從小被虐待的情境,我們就真的敢反抗嗎?
以瑪蒂爾達為代表的孩子給大人們上了一課:生活的不公,并不意味著要一味忍受;沉默,也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有時候我會覺得《瑪蒂爾達》是一部臺上臺下都讓小孩和大人互換身份的魔法劇,川奇布校長高大、功利心重、卻比孩子還不可理喻,瑪蒂爾達幼小、會惡作劇、卻無比聰慧懂事,而蜜糖老師、瑪蒂爾達爸爸這群大人的糟心事,全是瑪蒂爾達幫忙解決的。
站在小孩子的身份看:大人們都過得太憋屈了!
不少人說演出看到孩子們唱《當我長大》這首歌就很容易哭。
孩子們唱著長大后要狂吃糖果、看卡通、睡懶覺、打怪獸,可真正的成人,還在忙著一日三餐,在庸庸碌碌的俗世中打著轉呢。
《瑪蒂爾達》 中呈現的女性主義思想和家庭觀同樣引人矚目。
因為性別被父親冷落的瑪蒂爾達,卻不懼以父親為首的男權洗腦,最后用自己的智慧贏得了尊重和認可。而由一群漠不關心的生理學親人組成的家庭,還能稱為家嗎?
年僅5歲出走的瑪蒂爾達可比易卜生的娜拉強勢多了,她選擇與更關心她的人重組家庭,有溫馨甜蜜、有人情味,才叫家。
而這點,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